中国说唱地下和商业之间,真的存在矛盾吗?
今天,咱们继续一个系列推文,中文说唱的三次论战。上一次咱们讲到了old school与Trap之间的冲突,没看的小伙伴请点击链接 old school和Trap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冲突? 咱们书接上回,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中国HipHop的第二次论战。
Mercy认为是2016年到2018年地下派和商业派(以及偶像派)之间的论战。对于这第二次论战,我和膜老师的观点稍有不同,我认为在2016年的中国,还很少有资本介入到HipHop音乐当中的,资本更喜欢的还是街舞而不是说唱。
在我的印象中,真正的资本介入中国HipHop音乐还是得数2017年的《中国有嘻哈》之后。中国Rapper讨厌资本进入说唱市场吗?当然不讨厌,谁没事跟钱过不去。
大多数中国Rapper讨厌的是,打着宣扬文化的幌子来捞一票就跑的商人,和嘴里喊着Keep it real,却在电视上作秀的偶像艺人。
在《中国有嘻哈》的节目中,节目组虽然是故意将地下rapper和idol之间的矛盾剪辑放大,但还是可以看出,地下rapper对于Idol还是多多少少有些敌意的。双方在节目之前都没有过交集,自然谈不上有什么矛盾,只是互相瞧不上罢了。
我认为地下与商业之间的矛盾,主要还是体现在地下rapper和偶像Idol之间。地下rapper认为Idol没有rap方面的硬实力,水平不够仗着唱跳还要来掺和一脚。
Idol对地下rapper也不太感冒,认为他们有点资历就来否定别人。通过两者之间的矛盾也能看出,地下rapper不想商业化的主要原因就是,不想成为像Idol一样被商业操控的“傀儡”。
不过,音乐的商业化是不可阻挡的,资本的注入对于音乐发展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的。以《中国有嘻哈》为例,这档现象级的网综捧红了中国说唱第一批人。
虽然在这之前也有部分Rapper可以靠音乐有着不错的收入,但是终归只是极小部分,这档节目可以说是大大提高了中文说唱,在大众娱乐视野中的关注度。尽管又无数人骂这档节目傻逼,但是每个参加了节目的Rapper都想尽可能的在节目中多露露脸。
商业化跟地下并不矛盾,一个牛逼的地下说唱歌手有了钱才能呈现更好的作品,要不饭都吃不饱谈什么音乐,好的音乐作品也能带来更好的商业利润。
中国有很多地下说唱歌手已经成功的商业化了,比如GAI就是最好的例子。美国商业化最成功的说唱歌手Jay-Z,无论实在音乐产业中的地位,还是美国说唱圈的地位都是大佬级别的,有人会因为他有钱说他Fake么?
在中国HipHop商业化刚开始的阶段通常是rrapper们嫌弃公司太过商业,认为他们是打着文化旗号招摇撞骗。现在是正好反过来了,变成公司们开始挑rapper了,能够签约音乐公司也成了对rapper实力和名气的一种肯定。
音乐公司在运营HipHop方面也越来越有经验,对于rapper的要求肯定也越来越严格,缺少形象包装专业训练,缺少职业素养也成了许多rapper的硬伤。
尤其是在缺少职业素养方面,中国地下rapper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缺陷。我经常可以时不时就看到有rapper吸毒、草粉的新闻,甚至在音乐节的演出上,有rapper怒怼观众。
很多人说这些签了公司的rapper们变了,一点不地下了,说他们不是Real HipHop了,我不这样认为,他们只是在做好属于他们自己的工作。保持一个好的形象,按时发歌保持活跃,为公司为自己挣钱,这就是一个签约艺人的职责,我觉得尽职尽责挺Real的。
资本的涌入改变了之前的格局,大量的关注中自然会有不同的人群,饭圈进入HipHop圈的现象成为了现在商业化矛盾中的焦点。
其实除了个别行为特别过激的脑残粉之外,大部分的饭圈粉丝与普通HipHop听众相对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更愿意给rapper们花钱,这些粉丝群体也成为了最受商业欢迎的对象。
当然,这些饭圈粉丝对于HipHop的理解还很初级,认识的说唱歌手大部分也都只是上过节目的明星rapper,但是这也并不妨碍他们喜欢HipHop,很多说唱歌手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出现,才开始挣上钱的。
音乐商业化作为必然趋势是无止境不会停止的,在不同的程度时会有不同的论战焦点,而中国的HipHop商业化还是十分浅显的阶段,这场论战也只是刚刚开始。
撰稿 | AKA纸博士
排版 | 初晓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押韵诗人):中国说唱地下和商业之间,真的存在矛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