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说唱-正文

如何评价饭圈风气污染地下音乐圈?

如何评价饭圈风气污染地下音乐圈? | 第1张

起草这篇的动机是在知乎上偶然看到这个提问:如何评价饭圈风气污染摇滚圈、嘻哈圈的现状?

问题是个合理问题,但若真有意去客观看待、评价这件事的话,首先还应避免使用“污染”这类主观色彩浓重的词汇。尽管我个人情感上也极其抵触饭圈人群做事的方式,但“饭圈”终究也是一例自然形成的亚文化现象。本着科学观察的态度,我们不应先入为主地将一个特定亚文化群体的价值观作为衡量、评测其它亚文化群体的标准。

让我们先探讨一下什么是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以及,什么算饭圈,什么又算摇滚圈、嘻哈圈?

如何评价饭圈风气污染地下音乐圈? | 第2张

社会学中的亚文化(Subculture)概念最早由芝加哥学派在1920年代提出,意指那些由行为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个体所形成的群体,研究他们的初衷则是基于“体制和环境是否造就了反常个体以及犯罪行为?”这一命题,与今日亚文化现象常令人联想到的小众审美、特殊兴趣、青年生活等标签还没有直接关联。根据芝加哥学派定义,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本质差别在于前者作为社会行为基准(Normative)及后者相对于前者的反常(Deviant/Deviance)之中,所以当一小群人通过彼此类似的方式去违反与其年龄、职业、阶层相应的某种社会预期时,便可称这一小群人的存在为一个亚文化。

如何评价饭圈风气污染地下音乐圈? | 第3张

今天我们多数时候谈及的亚文化实际上属于青年亚文化,其特点不仅在于它对主流、主导文化价值观的违背,更在于其相较于所对应父辈文化的革新性。由此则可联想到,受影响于我国社会在过去数十年内所经历的、常被外国人称为“经济奇迹”的飞速发展,如今都市里新老辈之间的价值观隔阂以及精神层面代沟,其程度远超过第一世界国家城市。也正因此,国产青年亚文化近年的所作所为在公众视野里或许才显得格外地耀眼或辣眼睛——取决于观察视角来自哪个群体。

若从另一个层面解释国产亚文化群体戏越来越足这件事,可以说这些群体的体量翻倍、话语权剧增是网络社交媒体高度普及化的直接结果之一。此处可引用澳裔单口喜剧表演家Jim Jefferies在自己节目上同另一位美国本土喜剧大师Bill Burr讨论互联网现象时的恶趣味桥段:

“互联网改变了什么?打个比方,在旧社会你如果想和一只猪性交,你会怀疑自己是怪胎、变态。在互联网诞生后的今天,如果你想和猪性交,你很快会发现全世界原来有这么多人想和猪性交,于是你们建立了线上社群,在深深归属感中每天积极交流,同时也丝毫不再羞耻于自己想上猪的念头。”

其实饭圈、摇滚圈、嘻哈圈这些在常见叙述体中往往似势不两立的群体,本质上都是对象不同、表述方式更含蓄的恋猪人士,而这无伤大雅、甚至值得鼓励。许多长辈容易觉得自己小孩追捧、参与青年亚文化是学坏,是走上歪门邪道,其实不然。西方教育界早将接受亚文化熏陶归为青少年自我认知历程的必经阶段之一,在琳琅满目的青年亚文化阵营中择一而栖,对于年轻人的自我社会定位探寻、社会身份构建都有着不可取代的意义。

如何评价饭圈风气污染地下音乐圈? | 第4张

所以,当我们探讨饭圈、摇滚圈、嘻哈圈等群体时,我们真正讨论的其实是青年们因先天与后天因素而形成的不同审美,以及每个个体想成为的由一系列特定物件、词汇与行为所象征的社会身份。具体来看,饭圈即以年轻女性为主、有一系列固定示爱方式(向自己崇拜的公众人物)的追星群体;摇滚圈与嘻哈圈则都可以泛泛地归进地下音乐圈,尽管这二类音乐形式显然已有在商业化唱片公司的引导下步入地上的经历,但广义而言,当人们说起摇滚圈、嘻哈圈,往往仍意指那些崇尚俱备独立性与创作自由度的作品的核心爱好者。

于是回归主题,现在我们大致了解了主流文化、亚文化与各种“圈”的性质,下一步便可以较为理性地正视这个问题:如何评价饭圈风气污染摇滚圈、嘻哈圈的现状?

如何评价饭圈风气污染地下音乐圈? | 第5张

首先,在这个语境里什么叫“污染”?笔者个人理解是,由于饭圈文化的工业痕迹更重、商业性更纯粹,是位于聚光灯常年所照之处的地上文化,而摇滚、嘻哈源自车库,源自街头,是地下音乐文化的表率,两种文化在核心理念上可谓处处针锋相对,这些差异所及之处包括对艺术与美的理解,对生活方式的看法,与资本的关系,等等。提问者所谓的“污染”,大抵便是指国内近三年陆续将嘻哈与摇滚文化作为综艺节目主题进行再演绎后,许多相比于了解地下文化更熟悉饭圈的观众开始尝试参与摇滚、嘻哈文化群体的现象。

如何评价饭圈风气污染地下音乐圈? | 第6张

这么一捋就很容易想到问题的答案了:不是饭圈风气污染摇滚圈、嘻哈圈,而是当你给后二者套上此前主要服务于饭圈的商业模式、以此去吸引那些更熟悉饭圈的观众时,你很难不造成饭圈与地下音乐圈两个群体的价值观碰撞。这两套价值观本身就处处水火不容,当资本驱使它们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强行融合时,这一举动引起双方彼此厌恶是无法避免的。

比如,地下音乐圈出艺术家,饭圈出艺人;地下音乐圈首要崇尚才华与概念,饭圈则崇尚不同表演形式背后的流量数据;地下音乐圈包容叛逆、消极与愤怒等负面元素,为资本所支配的饭圈大概率不包容这些,等等。2017年综艺节目《中国有嘻哈》在取得巨大成功后网络上一度流传出说唱歌手Tizzy T在自己演出上跳水没人接、生生摔到地上的尴尬视频,原因是因为新接触嘻哈文化的饭圈女孩没见过演出跳水这种行为——这就是体现两种文化冲突的一个恰当例子。

那摇滚圈、嘻哈圈逐渐沾染上饭圈风气是否值得地下音乐爱好者们担心?不必,因为人类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浩大的文化整合史,不同人群、不同信仰与不同习俗总是以不同规模、在不同的动机驱使下相互影响。与其说这种反应是“污染”,不如说它是社会与文化自然演变的一部分,类似佛教传入中国后助后人写出了《西游记》,类似可口可乐进军中国市场后引起了各地饮料厂效仿,类似世界各国的高级人才涌向美国两海岸定居,造成了美国两海岸文化极多元的现状。

如果你认为饭圈文化类似入侵物种,会威胁到地下音乐圈的生存本身,那我同样会告诉你不要紧。饭圈文化只是借用了地下音乐的表演形式,并没有夺取地下音乐文化的精神内核。文化同化(Cultural Assimilation)与文化整合(Cultural Integration)的差别在于前者是一个文化将另一个文化的受众群体彻底变成自己模样,后者则是一个文化碰撞另一个文化后形成允许二者共存的新生态,饭圈文化碰上地下音乐圈更像是后者。换句话讲,饭圈喜爱的明星当然可以去组乐队翻唱摇滚曲目,有这类意愿的地下音乐表演者诚然也可以努力去偶像化,但当一天结束后,聚光灯还是只会占据你的电视、电脑和手机。拔掉电源线,街头还是你打小摸爬滚打长大的街头,乐队们初出茅庐第一演选择的老livehouse还是那几个老livehouse,态度还是你自己的态度,这几样拿稳了,谁也动不了。

如何评价饭圈风气污染地下音乐圈? | 第7张

综上所述,如何评价国内饭圈风气沾染到摇滚圈、嘻哈圈的现状?一句话总结:该现象是网络数据时代下资本运转的自然结果,所谓“污染”或“冲突”多数时候只是文化整合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磕磕绊绊,而这种整合本身从文化传播角度而言往往利大于弊,其实不必令地下音乐爱好者们过多担忧。

如何评价饭圈风气污染地下音乐圈? | 第8张

参考信息:“Subcultures and Sociology.” Grinnell College. Accessed September 24, 2019.https://haenfler.sites.grinnell.edu/subcultural-theory-and-theorists/what-is-a-subculture/.“Teenagers and Youth Subcultures.” Raising Children Network, August 3, 2017.https://raisingchildren.net.au/pre-teens/behaviour/peers-friends-trends/subcultures.
Hamilton, Tracy Brown. “Why Preserving Native Languages in the Classroom Helps Refugee Students.” The Atlantic. Atlantic Media Company, May 16, 2016. https://www.theatlantic.com/education/archive/2016/05/balancing-integration-and-assimilation-during-the-refugee-crisis/482757/.

本文由作者王青石所著网易云ID:王青石 Beijing Daddy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Rapper):如何评价饭圈风气污染地下音乐圈?

本文来源 Rapper ,由 HiTao 整理编辑,观点不代表嘻哈中国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