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down | 嘻哈王者启示录
引:
这个夏天,中国的嘻哈也从多年地下状态进入到燥热的季节之中。“freestyle”、“嘻哈与喊麦”和“嘻哈的新旧派”之争等话题纷纷卷入一场规模空前的口舌之争内。中国嘻哈音乐的时代到来了吗?也许有很多人这么认为。我们暂且冷静下来,从嘻哈音乐人的整体水平、嘻哈音乐行业人员的专业性,或嘻哈知识的普及性等方面看待这件事,就会发现表面一片繁荣之下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但恰恰这些因素是构建一个音乐体系和产业最关键的一些因素。因此,我们有理由在同时热烈欢迎着中国嘻哈有史以来最大的契机之余,保持一些谨慎和理智。但愿这并不是一股留不住的过堂风。
一周前,作为嘻哈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的Jay-Z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13张个人专辑《4:44》。“13”在西方并不是个吉祥的数字,但Jay-Z还是果断地打破这种迷信。不到一周的时间,《4:44》的数字专辑销量已轻松过百万,并迅速迎来如潮般的好评。Jay-Z,这位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生长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以饶舌乐手身份出道,如今已是世界音乐圈中的顶级富豪、令人尊敬的大人物(Mr.Big),究竟在47岁“高龄”时推出的这张专辑中做出了怎样的音乐、传达出什么样的信息以至于受到人们的追捧?
每个人都对嘻哈有着不同的看法,一种音乐、一种艺术、一种选择或简简单单只是一门生意。我们都应听一听这位大人物如何通过音乐影响这个世界。也许这张专辑会对这股嘻哈热潮中的每个人都有所启示。
当我们身处于时间的洪流中,所谓的新旧时代的交替并不明显。尤其对Shawn Corey Carter,这位资产净值已达到8亿1千万美元的顶级商人,时间演化最明显的表现无非是账户中的数字变化而已。对他作为传奇嘻哈乐手的另一身份——Jay-Z来说,也许会感受到些许的疑惑。
与Jay-Z同代的顶级乐手们正在或已经消失在现在的舞台,他经历过太多的“dis”,以至于对“老一派”(Old School)彼此间的唇枪舌战乃至真枪实弹的做法司空见惯。但是年近五十的他也深知自己也脱离不了“老一派”的身份,在“Mercy Me”中,以引用他的旧识、已故的九十年代“纽约之王”Notorious B.I.G.一曲“Unbelievable”中的词句“Live from Bedford-Stuyvesant, the livest one / Representing BK to the fullest”作为引言,将自己的故事牢牢地与Notorious B.I.G.、Jam Master Jay、Slick Rick、Big Daddy Kane等“黄金年代”的老枪绑在一起。这是Jay-Z引以为傲的身份,我拥有一个无以伦比的精彩历史,你们却没有!“Old Brooklyn not this new shit, shift feel like a spoof”,Jay-Z对今日的嘻哈新生代表达了他的态度。
但很显然,这种态度远谈不上严厉。他似乎已经忘了有多少人蠢蠢欲动的新生代觎觑着他在嘻哈帝国的宝座,就像亚特兰大的新星Young Thug曾在2015年公开发表Jay-Z已老的言论这种事,他也无动于衷。而最终答案是在“Family Feud”中揭晓,“Nobody wins when the family feuds”,如果将嘻哈的世界看做一个家庭,那么没有人将会从家庭纷争中走向胜利。Jay-Z引用了曾被老一派嘻哈音乐人不停地津津乐道的经典黑帮电影——《教父》典故(“I'll watch Godfather, I miss that whole shit / My consciousness was Michael's common sense”),他要以“教父”或家长身份来解决这种日益严峻的新旧两派之间的争端。
Al Pacino饰演的“教父”Michael Corleone
尤其Jay-Z提到了西岸的传奇2Pac,后者正是这个嘻哈“大家庭”在九十年代纷争中的最著名的牺牲者之一,他的用意发人深思。或许是位高权重的Jay-Z这番态度将会从某种程度上弥补新旧之间的巨大裂痕,至少声称不会为Jay-Z音乐买单的Young Thug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份好意,对前者说了声谢谢。是的,你很难拒绝Jay-Z,更不会想成为他的敌人。
Nas与Jay-Z
因为一旦真正被他视为敌人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Jay-Z与纽约另一天才人物Nas之间的纷争曾沸沸扬扬的持续了近十年之久,最终以前者成为后者的老板(2004年,Jay-Z出任Def Jam的总裁,Nas与Columbia唱片解约之后转投至此)而收场,结果不言而喻。对待他所认定的“敌人”,Jay-Z并不会罢休。
比如对他一手捧起的Kanye West,一曲“Kill Jay Z”就凶相毕露了。两者间的矛盾自去年就已公开化,种种恩怨变成各种八卦引人注目。Jay-Z毫不客气地使用了“fuck everybody attitude”、“insane”等话语直戳Kanye的忘恩负义。然而,他并不罢休,在“Bam”和“Caught Their Eyes”两首曲目中,均有针对Kanye的冷嘲热讽。“兄弟不成仁义在”这句话在此并不受用。
你能从以上看出Jay-Z在角色转上的过人之处。对待不同的人和事,他会仔细思考采用什么样的策略和方式。很难想象他会用一首专辑同名曲“4:44”去向妻子Beyoncé道歉和忏悔自己的出轨行为。Jay-Z为数字“4”挑选了很多合理的解释,其中包括但不限于Beyoncé的生日(9月4日)、他们的结婚日(4月4日)等等,当然像自己的生日(12月4日)、曲目时间(4分44秒)等这些巧合在此曲中倒显得不太那么重要了。自2014年出轨事件之后,离婚的传闻不断。也许,你会认为这是Jay-Z的真情流露。而今年5月《福布斯》正式宣布两人成为“十亿美元夫妇”时,其实已经宣告着两者的和好。“4:44”无非是Jay-Z高调重申和Beyoncé两人所经营的财富帝国的稳定。在某种程度上,情是一方面,但明星或超级富豪的生活早已不被自己所左右。也许,要从音乐上去谈《4:44》会更加理智。
Kanye West与No I.D.
曾在九十年代为芝加哥饶舌乐手Common制作出成名曲、嘻哈经典之一的“I Used to Love H.E.R.”的“芝加哥hip-hop教父”No I.D.成为《4:44》的制作人。不知作为芝加哥后生的Kanye West对他昔日的导师亲手为Jay-Z制作dis他的歌曲有何感想。但No I.D.并不含糊,几乎是以一种手起刀落、干净麻利的方式处理好整张专辑。
No I.D.从不浮夸,对soul、funk的喜好也与Jay-Z保持一致。既然两人决定依然用传统的方式制作《4:44》,那么就不得不提专辑中最震撼的一曲——“The Story of O.J.”。当ESPN出品的《O.J.: Made in America》(辛普森:美国制造)赢得 2017 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后,O.J. Simpson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Jay-Z就此点了一把大火,在历数种种“nigga”(美国历史上的歧视语“黑鬼”之意。Jay-Z在此有自嘲之意,而对黑人听众则带有嘻哈界彼此常用的兄弟朋友的意思)之后,著名黑人女歌手Nina Simone的“Four Women”以sample(采样)的形式放出,当唱出“O.J. like, "I'm not black, I'm O.J."”(O.J.辛普森喜欢说“我不是黑人,我就是O.J.辛普森”)时, Jay-Z同时开启了两条口述线索:一条是从美国种植园时期开始的种族歧视发展之线,另一条则是讲述自己的发迹之线。他的实意在提示黑人、即使是名人也需要忠于自己的根源, 你可以很有钱、有地位,但财富不会永远隔绝歧视。
“The Story of O.J.”这首充满严肃传统和族群保护意识的歌曲是近年来罕见的手笔。如果你看过这首歌的MV就更会理解其中的深刻意义。这让我不得不想起七十年代俄亥俄州的灵魂乐组合The O'Jays的那首控诉奴隶贸易的歌曲——“Ship Ahoy”,同样沉重地回溯黑人种族所遭遇的悲惨历史。不同在于,“Ship Ahoy”是单行道内彻底无望的呐喊,而“The Story of O.J.”是双行道上的博古通今。
在追求快速、猛烈的节奏和醉生梦死、金钱至上为主流的今日嘻哈乐中,言之有物已属不易,更不要谈以社会、种族大视野创作出的作品。Jay-Z,我们还是应该亲切的称他为Jigga That Nigga(Jay-Z在2002年专辑《The Blueprint》中的一曲)。他和No I.D.以一种传统的方式完美地展现了嘻哈乐的在歌词和音乐中的根源之美。
这首歌不会成为俱乐部的上座(甚至连门都进不去),不会有人在灯红酒绿之中随之热舞。她和世界上很多人无关,甚至和今天的大部分嘻哈乐格格不入,也许,Jigga无需这么做,但是他却这么做了。在无休止的新旧嘻哈之争中,他为《4:44》塞满了眼花缭乱的信息:爱情、家庭、金钱、种族、回忆、朋友、敌人、新旧嘻哈、技巧、智慧......这复杂性与多元性的生活,本就是嘻哈音乐萌生、发展的土壤。Jigga曾经说过“人们尊重成功,他们尊重大人物。如果你足够强大, 他们甚至不需要喜欢你的音乐,就会被你吸引”,那么嘻哈音乐人要做得事情就是点石成金,“金”也许是音乐与思想,也许仅仅意味着金钱与财富,或者像Jigga一样同时拥有两者。
作者:badbrain 来源:深耕DiggersDelights 微信号:biggzooo